首页 >> 扭柄花属

水灾后水产养殖复产资料之一灾后水产病害防治技术薄核藤

文章来源:松江农业网  |  2022-10-10

水灾后水产养殖复产资料之一:灾后水产病害防治技术

水灾过后,水中各种细菌病原易滋生繁殖,特别是临近高温季节,水产养殖动物病害进入了暴发阶段,为把水产养殖受灾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,除了做好灾后的日常养殖管理外,更要加强病害防治工作,具体防治措施如下:一、常…   水灾过后,水中各种细菌病原易滋生繁殖,特别是临近高温季节,水产养殖动物病害进入了暴发阶段,为把水产养殖受灾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,除了做好灾后的日常养殖管理外,更要加强病害防治工作,具体防治措施如下:

一、常规鱼养殖

1、水体消毒。水灾后的养殖水体因流入大量泥浆、地表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外来水源等,水体浑浊,透明度低,病原菌复杂繁多。为防止灾后疫病暴发与传播,应对养殖水体进行及时的消毒处理。水体消毒可定期用生石灰、二氧化氯、二溴海因等国标渔用药物全池泼洒,并用微生态制剂改良水质。

2、死鱼无害化处理。水灾过后常出现大量死鱼,应及时打捞死鱼,迅速进行无害化处理,切忌将死鱼随便乱扔。无害化处理措施包括深埋死鱼、集中高浓度消毒剂处理、集中高温处理等。其中以生石灰、漂白粉等消毒处理后再深埋1米以上最为有效。水灾后,还应强化渔业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的意识,坚持对打捞死鱼的工具、器皿、人员进行消毒处理,防止疫病暴发。

3、投喂药饵。在饲料中可适当添加免疫增强剂、微生态制剂、大蒜素、EM菌、芽孢杆菌、中药三黄粉、免疫多糖等,以改善鱼类消化能力,增强抗应激能力与抗病能力。

4、主要疾病防治

(1)出血病。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,主要感染鲫鱼、白鲢等,症状表现为体表、鳃盖、鳍条基部充血出血,眼球凸出,肛门红肿,腹腔有腹水。可采用内服和外用的方法,内服药可选用中草药制成的药饵,具体数量为:每50千克鱼可加大黄150克、黄柏150克、黄芩150克、地榆l00克磨成粉末,加入饲料中制成药饵,也可将药物用适量水化水均匀搅拌于饲料中,一般情况下上午拌好阴干下午投喂。预防时连喂5~7天1个疗程,治疗时,连喂10~14天2个疗程。外用,因7月水温高,药效强,此时应选择刺激性小的聚维酮碘或戊二醛兑水全池泼浇,可交替使用,连用2次,每次间隔1~2天,3天后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。药物使用剂量参考药物说明书上的用量,使用时要开启增氧机,防止池塘缺氧。

(2)肠炎病。该病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,从鱼种至成鱼都可受害,主要症状为病鱼离群,游动缓慢,鱼体发黑,食欲减退至完全不吃食,剖开肠管,可见肠壁局部充血、发炎,肠腔充血,发炎,肠腔内没有食物,肠内黏液较多,严重时全呈红色,肠壁弹性较差,肠内有大量淡黄色黏液,肛门红肿。由于肠型点状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,只有在条件恶劣、鱼体抵抗力下降时才暴发流行,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尤为重要。加强水质管理,注意水质清洁,定期加注清水,并使用消毒剂和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,掌握好投喂饵料的质和量,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饵料,严格执行“四消四定”(鱼体消毒、饵料消毒、工具消毒、食场消毒及定质、定量、定时、定位)措施,是预防此病的关键。在细菌性肠炎病发生时,大量致病菌存在于池水和鱼体内。因此治疗也应该采用水体消毒与内服药物相结合的方法。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,内服磺胺嘧啶(或同类药物)50~l00毫克/千克体重,拌料投服,连用4~6天,或每吨鱼每天用大蒜头5千克与食盐2千克拌料投喂,或用大蒜素40~50克连喂3天。

二、河蟹养殖

1、解毒调水。灾后水质容易恶化,应用氨基酸解霸进行解毒,降低氨氮、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,隔天用底质改良剂改良底质,并定期用芽孢杆菌、EM原露等生物制剂调节水质,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~40厘米,使水质保持肥、活、嫩、爽。注意使用此类生物制剂等须在晴天进行,并及时开启增氧设施。

2、消毒改底。灾后温度升高,投喂量增加,残饵、粪便、腐败水草等等加大了池塘底部的污染,引起底黑、底臭、底热、底部缺氧等情况,此时池塘也往往大量滋生致病菌、病毒,引起河蟹感染,造成河蟹伤亡。因此,对蟹池底质进行调节与改良,是病害防治的重要内容,每半月施用光合细菌(PSB)、复合微生态细菌(EM)等生物改良剂,改善底质;同时,每半月使用消毒剂清除池中病原菌。

3、科学投喂。河蟹投喂以优质配合饲料为主,不投喂腐败、发霉、变质的饲料,高温季节,增投一些煮熟的玉米粉、小麦等,高温过后可适当投喂冰鲜鱼,促使体壮、肥满,冰鲜鱼投喂前要用EM原露等浸泡,腐败变质的不可投喂。投喂按照定时、定质、定位、定量的原则,日投饵一般为河蟹总体重的5%~8%,同时可根据天气、温度变化适当调整,每次投饵以4小时内吃完为准。

4、投喂药饵。药饵法是预防和治疗蟹病的常用方法。此法对河蟹体内的寄生虫和细菌感染及保健有较好的效果。可在饲料中添加多维、免疫多糖、中草药等提高河蟹免疫力,一般连续投喂7天左右,投喂药饵前要使用一次杀虫药物,以杀灭河蟹体表寄生虫,同时进行水质调节,确保水质良好,溶氧充足;河蟹停喂一天饵料,第二天再喂药饵。药饵以傍晚投喂为主,为病蟹、弱蟹增加摄食药饵的机会。投喂药饵期间不要大量换水或补充池水,以免因刺激加重蟹病或引起复发。药饵投喂结束后再进行一次水质调节。

5、主要病害防治

(1)细菌性病。洪涝灾害过后, 河蟹最易发生的是水肿病,黑鳃病和腐壳病等细菌性病害也会发生,并有可能同时并发,或交叉感染。水肿病主要症状为肛门红肿,腹部、腹脐及背壳下方肿大,全透明状,不摄食;黑鳃病主要症状为腮发黑,行动迟缓,呼吸困难;腐壳病主要症状是脊壳出现红点或红斑,步足尖端破损,成黑色烂疡。治疗方法内服加外用。内服药饵可选用含量5%新硫酸青霉素200克、肝胆康250克、虾蟹复合维生素300克拌入50千克饲料中制成药饵,连续投喂5-7天。外用,每亩每米水深用量用聚维酮碘160毫升或戊二醛400毫升全池泼洒,进行水体消毒;2天后用腐质酸钠底改改良底质;3天后用氨基酸解霸进行解毒,药物使用剂量参考药物说明书上的用量,使用时要开启增氧机,防止池塘缺氧。

(2)纤毛虫病。病因病原主要是聚缩虫、钟形虫、累枝虫等纤毛虫类。河蟹发病初期,体表长有黄绿色及棕色毛状物,活动迟缓,对外来刺激反应迟钝,手摸体表有滑腻感粘液。发病中、晚期,蟹体周身被厚厚的附着物附着,引起鳃丝受损,呼吸困难,继发感染细菌病,导致食欲减退,甚至不摄食,生长发育停滞,体质虚弱难脱壳,引起河蟹大量死亡。该病主要是池塘条件受限,池水过肥,长期不换水,放养密度过大,残饵过多,水中有机质含量偏高,造成养殖池水极度富营养化,致使纤毛虫及丝状藻大量繁殖孽生。特别是每年的7~9月份高温期,大量纤毛虫及丝状藻附生于蟹体上,严重影响了蟹的正常生长发育。预防应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水,保持水质清洁,科学投喂,并用“甲壳净”、“纤毛净”等全池泼洒。

(3)“水瘪子”病。主要症状:肝胰脏病变,灰白黄、白黄、黑黄相间,甚至糜烂,肝胰腺小管轮廓模糊至严重萎缩、化水扯下步足,肌肉萎缩化水,能直接挤出3~5滴组织液,鳃丝发黑甚至萎缩,吃食减少,严重的肠道内没有食物,在水中活力强,出水活力减弱,在高温期出现死亡。形成原因:目前还没有统一定论,可能有气候、环境、苗种、营养、弧菌或微孢子虫等多个因素,导致肝胰腺受损,使代谢和免疫出现问题。防治措施:加强水质调节,选用净水、解毒药物于全池泼洒;科学投喂,选用大厂家优质饲料,严防投喂霉变的饲料,投喂冰鲜鱼一定要经过前处理,可用EM原露浇拌等;饲料中应适当添加免疫多糖、维生素C、护肝保肝中草药等,提高河蟹的免疫能力;选用优质蟹种,特别是放苗前要进行消毒处理,放苗后用新噬菌皇或新菌克等蛭弧菌抑制弧菌。

三、青虾养殖

青虾养殖病害防治的主要管理措施和河蟹相似,定期做好水体消毒、水质调节、科学投喂、投喂药饵和及时增氧,现介绍几种青虾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。

1、固着类纤毛虫病。是由纤毛纲的多种原生动物寄生虾体表引起。病虾体表、鳃、附肢、眼柄及卵表面附着有白色棉絮状物,反应迟钝,行动缓慢,严重时,鳃变黑,鳃丝腐烂,从而阻碍鳃的呼吸和分泌功能。防治可用,200克/亩纤虫净全池泼洒,病情严重隔1~2天后再重复1次,或用330克/亩硫酸铜化水全池泼洒。

2、丝状细菌病。病原体为发硫菌等丝状细菌,轻微时,虾体局部附生;严重时丝状细菌缠绕全身,影响青虾摄食、脱壳生长。成虾患此病后,外观难看,品质下降。此病发生与水质差密切相关,采取大量换水的方法,或使用底必净、速效底改等水质改良剂,可抑制此病。成虾患此病,可用100克/亩菌藻清全池泼洒。

3、红体病。此病多发生在投苗、除野、选捕后l~3天,多是因操作不善造成受伤后引起的弧菌感染。该病常呈急性发作,死亡率较高。初期症状是青虾尾部变红,继而扩展至游泳足和整个腹部,最后头胸部步足均变为红色。该病主要发生在七八月份高温季节。病虾行动呆滞,食欲下降或停食。该病应以预防为主,即在放苗、除野、选捕等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,带水作业,虾体不要叠压。治疗时用200克/亩强氯精全池泼洒。

4、黑斑病。黑斑病又名褐斑病、甲壳病、甲壳溃疡病。主要由一些具有分解几丁质能力的细菌侵袭所致,严重时会造成蜕壳受阻使大量虾死亡。预防主要是避免虾体受伤,定期使用160克/亩的三氯异氰尿酸泼洒消毒。 

海口美兰黄高林诊所挂号预约

上海哪家医院的皮肤科好

开远济民医院地址

可克达拉治疗假性黑棘皮病最好的医院

赵县人民医院医生评价